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将近3万家旅游景点,超过7千家A级景区,而近年来特色小镇、特色龙家乐、网红打卡地等旅游项目的兴起,使得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旅游景点加入这个战场,瓜分市场。景区数量不断攀升,行业内部势必竞争加剧,即使每年旅游企业所占GDP份额在不断增大,可也不能改变绝大多数景点举步维艰的现状。这是因为景区规划能力弱,不断进行着模仿与被模仿,复制与被复制的过程,使得很多景点大同小异,此外是景区运营与营销能力不足,不能从众多景点中脱颖而出。可所谓10个景点,1个赚,7个亏。
我们不可否认,旅游行业已经到了竞争越发激烈的时候,如何活下去,避免灭亡危机是大部分旅游景点所要面对的问题,那么中小景区发展困境分析怎么破?
目前来说,中小景点经营现状普遍不佳:
1. 门票仍为景区重要收入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声,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将推动景区门票的降价,这无疑给依靠门票的景区一个重击。想要通过门票完全养活景区的时代可能将要结束,景区需要独辟蹊径的找到能够代替门票收入的盈利模式。
2. 交通发达带来的“弊端”
随着近年来高铁的新建,游客出行游玩越发便利。这使得具备旅游吸引力的城市大放异彩,加之政府有意识的城市宣传,不断吸附周边城市游客的到来,甚至于全国游客例如西安、重庆、成都这些由新媒体不断捧红的网红城市,严重压榨了周边旅游城市乃至其他相关城市的旅游业发展,使得游客越发减少。
3. 盲目自信
有很多景区的经营者认为自己的景区是最好的,而其他相关景点都是漏洞百出。可是这样的看法真的客观么?景区经营者的妄自尊大或是妄自菲薄使得景区无法正视自己的真实情况,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采用错误的营销方式,这或许能为景区带来短时间的流量,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4. 宏观经济不景气
近年来,许多行业进入了寒冬,经济效益不如从前。而物价、房价的大幅度增长,使得人们旅游需求被压缩,没有相当的消费能力,旅游行业受此影响,无法发挥其全部潜力,而粗暴使用低价策略,使得游客的旅游品质无法得到保障,不仅伤害自身长期发展,也严重损害行业利益。
目前来说,许多中小景点的经营确实面临着众多挑战与威胁,许多景点面对着景点没有创新、缺乏整体景区运营、资金链短缺无法有效升级等各类问题,那么中小景区应当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与战术?怎样实现全域智慧旅游?想要一份真正的智慧旅游解决方案?
把对旅游业的关注,放在中国各地“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智慧旅游”成为各地“智慧城市”屡见不鲜的细分领域这一现状了。然而,无论是各地构建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还是制定“智慧旅游”等细分领域的推进方案,都必须带着明确的课题意识,找准应对课题的切入点,通过“智慧”要素的合理运用,弥补不足、解决问题,方能使智能化的建设真正贡献于城市的切实发展。
智慧旅游城市如今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方向,随着国家“十二五”计划的出台,一大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涌现出来。但是从目前看来,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仍然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是毕竟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主要通过对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关键要素的分析,以期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旅游地目的地营销是目前国内外市场已经非常普遍的一种旅游营销方式,尤其是一些知名景区更是把目的地的线上营销作为提升品牌和效果的利器。
新春佳节将至,为确保全国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假日,国家旅游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对春节假日旅游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把握群众需求,指导各地旅游部门出台措施,积极增加假日旅游供给,努力打造“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的春节旅游市场。现向广大游客提供相关情况,供假日出游参考。
2017年,走在创建国家旅游示范市新征程上的临沂,全域旅游发展迅速,旅游收入持续增长,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市去年共接待游客6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7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2%和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