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明确支持了“互联网+旅游”的发展几大措施,以促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旅游业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旅游消费潜力巨大,当前一是支持建设智慧旅游景区,普及电子地图、语音导览等服务;二是鼓励景区加大线上营销力度,引导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三是完善包容审慎监管,加强旅游安全监测和线上投诉处理,打击坑蒙拐骗。
近年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建设智慧景区已成为景区升级的主流趋势。要打造智慧旅游景区,首先就需要完成景区的智能升级。因此,像门票预约、语音导览、线上购物等景区信息化服务也已成为景区刚需,而要实现这些智慧化功能,景区就要考虑增加票务系统、景区导览系统、智能闸机等相关的软硬件,对景区的部分基础设施完成信息化升级。
但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旅游还要求我们景区,要善于利用景区大数据,通过互联网数据指导景区科学的管理、服务与营销。只有景区的多种业务数据可以汇聚到一起,景区才能综合、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景区的实际运营情况,因此景区在选择软硬件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数据的连通。这就需要实现不同物联终端采集到的数据的整合,而且这种整合不只是简单的数据汇总,还需要对碎片化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分析,进而对海量数据的有机整合,完成深度交互。
这样一来,旅游的“吃、住、行、游、娱、购”等场景数据,也就不再会被割裂开来,景区也就可以更加科学地分析游客行为及消费偏好,从而有针对性的改进管理,提升服务,开展营销,真正发挥信息化的的价值。
把对旅游业的关注,放在中国各地“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智慧旅游”成为各地“智慧城市”屡见不鲜的细分领域这一现状了。然而,无论是各地构建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还是制定“智慧旅游”等细分领域的推进方案,都必须带着明确的课题意识,找准应对课题的切入点,通过“智慧”要素的合理运用,弥补不足、解决问题,方能使智能化的建设真正贡献于城市的切实发展。
智慧旅游城市如今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方向,随着国家“十二五”计划的出台,一大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涌现出来。但是从目前看来,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仍然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是毕竟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主要通过对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关键要素的分析,以期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旅游地目的地营销是目前国内外市场已经非常普遍的一种旅游营销方式,尤其是一些知名景区更是把目的地的线上营销作为提升品牌和效果的利器。
新春佳节将至,为确保全国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假日,国家旅游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对春节假日旅游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把握群众需求,指导各地旅游部门出台措施,积极增加假日旅游供给,努力打造“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的春节旅游市场。现向广大游客提供相关情况,供假日出游参考。
2017年,走在创建国家旅游示范市新征程上的临沂,全域旅游发展迅速,旅游收入持续增长,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市去年共接待游客6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7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2%和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