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已经过去,今年国庆节旅游业无论在接待游客或是收入都均再创新高。仅在10月1日一天,全国便接待游客1.22亿人次,同比增长7.54%,实现旅游收入1030亿元,同比增长7.19%。
我们可以看见国庆旅游业的繁华,那么2018年国庆假日旅游市场有哪些特征呢?
1. 旅游消费类型广
游客的消费不再局限于景点本身,由景点而出的衍生品也广受关注。例如云南省的演艺产品,在云南各地区受到了游客的喜爱,其中在西双版纳演绎的《傣秀》,国庆期间上座率保持在70%以上,在10月2日-5日,更是达到100%。
2. 文化参与范围广。
据数据显示,有超过90%的游客在国庆期间参与了相关文化活动,其中前往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等的游客达40%以上。圆明园、故宫博物院、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历史文化景区是国庆文化游的热门景区。
3. 惠民措施覆盖广。
在国庆前夕近千家景区纷纷降价,为游客出行提供了优惠,同时博物馆、社区也在积极组织各类公益活动。以上海为例,上海市在国庆期间举办相关的公共文化活动攻击69550场,让上海市民或赴泸游客过了一个多彩的国庆假日。
从上面特征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旅游市场趋向于多样化,相比传统的景点,游客越发喜爱选择具有文化气息的旅游项目,旅游已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为吃、住、行、游、购、娱、体、学、研、悟十大要素。因此景区想要发展旅游,必须跳出原有的思维,明白游客到底需要什么。而旅游业也不断从传统旅游发展到智慧旅游到全域旅游最终实现全域智慧旅游。
把对旅游业的关注,放在中国各地“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智慧旅游”成为各地“智慧城市”屡见不鲜的细分领域这一现状了。然而,无论是各地构建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还是制定“智慧旅游”等细分领域的推进方案,都必须带着明确的课题意识,找准应对课题的切入点,通过“智慧”要素的合理运用,弥补不足、解决问题,方能使智能化的建设真正贡献于城市的切实发展。
智慧旅游城市如今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方向,随着国家“十二五”计划的出台,一大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涌现出来。但是从目前看来,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仍然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是毕竟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主要通过对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关键要素的分析,以期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旅游地目的地营销是目前国内外市场已经非常普遍的一种旅游营销方式,尤其是一些知名景区更是把目的地的线上营销作为提升品牌和效果的利器。
新春佳节将至,为确保全国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假日,国家旅游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对春节假日旅游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把握群众需求,指导各地旅游部门出台措施,积极增加假日旅游供给,努力打造“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的春节旅游市场。现向广大游客提供相关情况,供假日出游参考。
2017年,走在创建国家旅游示范市新征程上的临沂,全域旅游发展迅速,旅游收入持续增长,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市去年共接待游客6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7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2%和12.44%。